找到相关内容17885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中五年敦煌高僧悟真的奉使入奏及其对长安佛寺的巡礼

    唐廷奏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使者中有多位僧人,他们在为敦煌统治者与唐朝交往开辟路径的同时,也通过与京城僧人的广泛接触和交流,对长安佛教有了深刻认识,返回沙州后又将长安佛法带回了敦煌,对此后归义军...

    杨宝玉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593662.html
  • 长安佛教历史进程概论

    见证了中国佛教历史脉搏的跳动。可以这么说,长安佛教史就是大半部中国佛教史。理解长安佛教的历史是认识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从纵向来看,长安佛教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初传、勃发、鼎盛、沉寂、...

    增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693695.html
  • 吉祥天母像式与宗派小考

    “班丹玛索杰姆”。   四。关于永乐款吉祥天母像的认识   明初,萨迦派已走向没落,噶举派正处于强势,第司政权统治着西藏,而新兴的格鲁派则处于崛起之初,地位还不稳定,社会影响尚不成熟,信徒很少。...

    李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393807.html
  • 从陕西出土佛教造像看背光类型之演变

      从陕西出土佛教造像看背光类型之演变   卢秀文   背光在佛教造像中,是常见的佛教艺术题材,是佛教造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背光类型及演变,对于认识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土的传播及其反映出的佛教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40年代日籍学者石田茂作发表了《佛像光背的种类和变迁》[1]对其种类作了分析。随着佛教造像的大量出土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高裕变《韩国美术文化史...

    卢秀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693819.html
  • 试论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初传

    ”[18]可以清晰地看出,般若法身观强调空间上“无形”、“无处”的不定性与遍在性,强调用“思”即般若智慧认识法身。此时的中国华严法身观强调的是空间的遍在性、时间上的恒常性以及作为世界万物本源的本体性。...

    王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6553093951.html
  • 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

    黄公元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194093.html
  •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

    ,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生得...

    伍先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594105.html
  • 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无畏布施”有个感性的认识并从而引出虚云和尚的“无畏布施”。虚云和尚堪称“人间佛教”“无畏布施”的典范,纵观他漫长的一生(1840一1959),大大小小的“无畏布施”不计其数,如岑学吕主编的《云门山志》就...

    陈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994120.html
  •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

    ,李根源果率兵入山,驻军悉檀寺,毁金顶鸡足大王铜像,及佛殿,诸天殿,老和尚以事急至此,乃独自下山,到军门,持名剌见李根源,守兵及阍者认识老和尚,叫他赶快逃走,不肯通报;老和尚不顾一切,迳入,见李根源正...信以为真;过门后,方知道有元配,受骗,而元室凶恶,屡遭毒打,翁姑调解不开,父母又怕孙师长的权势,至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因此带了些金银首饰逃出,想赴鸡足山投奔虚云老和尚出家,因为不认识路,走了两天,在...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03994651.html
  • 《禅林宝训》中的僧团管理之道

    一院之事”的情况还算是好,更有“急己所欲恶闻善言,好蔽过恶恣行邪行”(255)的情形。对于这种“专已之道”的认识,《宝训》中的禅师们大多是从其易被小人蒙蔽或不能够全面了解下情的角度出发,如“夫丛林之广...

    宗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094943.html